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 民事主体包括哪些 00'56''

    民事主体包括哪些

    我国相关法律对民事主体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民事主体也就是常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也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民事主体通常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还有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1.12.29
  • 民事责任会坐牢吗 00'49''

    民事责任会坐牢吗

    一般来说民事责任不会坐牢。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但是如果是法院判决生效之后,有能力履行但是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12.29
  • 民事一审期限 00'51''

    民事一审期限

    民事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2021.12.29
  • 宪法规定哪些任职期限不得超过两届 00'50''

    宪法规定哪些任职期限不得超过两届

    不得超过两届的职位有全国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根据《宪法》第六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八十七条,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2021.12.29
  •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 00'54''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

    简单的说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行政违法行为可适用行政处罚法,民事违法行为可适用《民法典》。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民事违法行为会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赔偿责任;而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2021.12.29
  •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00'53''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的。 根据该规定可知,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