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权利的确定根据不同的情形,按照下列方式办理: 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2、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3、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专利权的普通强制许可是指权利人与被允许使用人使用其专利外,权利人还可以允许第三人使用其专利。 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专利法规定,不经专利权人同意,直接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一种许可方式,又称非自愿许可。 申请许可的单位不限于省部级单位,而可以是普通企业或者个人。许可的范围是谁申请,谁受益。
专利权无效是经第三人申请、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对已授予的专利作出无效的决定。 专利权被授予后,如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任何人和单位均可依专利复审程序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利权无效。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
专利权的归属: 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2、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3、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4、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共有三十条,前十二条是实质性条款,后十八条是行政条款,适用于最广泛的工业产权。其保护对象有:专利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少数国家的小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产地标志或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专利独立原则这是指公约的一个成员国的国民就一项发明在数个成 员国或非成员国取得的专利权,虽是同一发明,但是相互独立,受各自国家的法律保护并加以
专利权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与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专利权内容: 1、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实施权;实施许可权;转让权;标示权。 2、专利权人的义务:专利权人的义务主要是缴纳专利年费。《专利法》第43条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未按规定缴纳年费的,可能导致专利权终止。
出售专利权而取得的收入的相关概念: 1、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专利转让属于技术性收入,国家科委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有详细的技术性收入归类,技术性收入是指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技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 三、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