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注册的有外观专利的包装国内抢注侵权。商标抢注是抢在原商标所有者之前注册该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行为。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当事人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2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
专利出资协议不需要到知识产权局备案。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如下: 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
受让方未支付技术转让费,没经过让与人同意,不能再继续使用专利技术。如果受让人没有按时付款,且经催告后,仍未在合理期限内付款的,让与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届时就可以继续使用原专利技术了。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
假冒专利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的区别: 1、侵害的客体不同。 假冒专利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假冒商标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 2、假冒内容上的差别 假冒专利罪的侵害是被授予的专利。 假冒商标罪侵犯的是核准注册的商标。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专利申请的流程如下(以发明专利为例): 1、专利申请; 2、受理; 3、初审; 4、公布; 5、实质审查请求; 6、实质审查; 7、授权。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
对专利权的保护,应当从该专利的授权公告之日开始。但对于发明专利而言,在专利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后,专利局将公布该专利方案。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十三条,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专利被恶意抢注的维权方法: 一、协商; 二、调解; 三、行政裁决; 四、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有权申请专利的自然人或法人如下: 1.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其合法权利的继承人。所谓合法继承人,是指由于发明人去世,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专利申请权。 2.职务发明创造所属的法人单位。对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 3.合法受让人。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2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