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国家专利管理制度又侵犯他人专利专用权; 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未经专利人许可,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三、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也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方面是故意。 【法律依据】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一、未经许可,在其制
一、对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计算方法根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评估作价,并据此入账,经评估后的公允价值,即为非货币性资产的转让收入; 三、应纳税所得额为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减资产原值减转让时按规定支付的合理税费; 四、应纳税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百分之二十。
一、软件著作权申请准备著作权申请表、软件设计说明书、源代码、申请书; 二、对软件进行测试; 三、软件产品登记网上填写申请书,并附上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软件测试报告、著作权证书,提交给当地的软件产品登记机构审核。
国内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四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单位已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获得批准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在假
软件申请专利流程有:递交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受理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申请专利步骤有:递交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受理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发明专利年费: (1)发明专利的年费:1-3年900元;4-6年1200元7-9年2000元;10-12年4000元;13-15年6000元;16-20年8000元。 (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年费:1-3年600元;4-5年900元;6-8年1200元;9-10年2000元。 保护范围,一个是空间范围,另一个是权利范围。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申请
专利成果转化合同包含的内容: 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应载明某项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转让合同。 2、发明创造的名称和内容,应当用简洁明了的专业术语,准确、概括地表达发明创造的名称,所属的专业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的状况和本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征。 3、专利申请日、专利号、申请号和专利权的有效期限。 4、专利实施和实施许可情况,有些专利权转让合同是在转让方或与第三方订立
假冒专利产品是否构成侵权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在产品上标注别人已有的专利号则侵犯专利权,如果是标注的是自己编造号则没有侵权的主体,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六十三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