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一般来说警察查身份证只能是查出相关的个人信息。但是有相关的权限的警察还可以查出身份证对于的居民是否有违法记录等。 公民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报出正确身份信息,除身份证之外,可以出示驾驶证、护照、工作证、居住证等相关证件,证明身份,如果实在什么证件都没带,能说出身份证号码,或者说出详细信息都是可以的。警察在查验身份时会使用警务通,公民信息可以随时查验,说出正确的名字、工作单位甚至户籍等信息都可以查出身份,并不一定非要出示身份证。
房产中介不能查到别人的个人信息。 房产证查询,需要本人和本人的身份证原件,才可以到房管局(房产交易中心)去查询,其他人是不能查询的。不是本人也不能查询,其他人的房产信息,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也不会受理的。 如果需要查询房产证的详细信息,可以携带个人有效证件,前往产权产籍管理中心档案科查询。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利用职务之便查个人信息违法。 公安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调查他人隐私,这是违法的,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果有确凿证据可以去法院起诉该人员滥用职权、未经受害人允许偷窥别人隐私。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总结为以下十类: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买房个人信息被泄露,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1.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3.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属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侵害公民名誉权等权利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现在是实名制的,微信号是通过实名注册的。所以能查到。 不能拿着一个照片到公安局查找这个人的所有信息。随意查询是会侵犯隐私权。 有照片,还有名字,还有年龄,还有职业电话还有残留。这是当然可以查到人的。即使只有照片儿,也是可以查到人的。目前的技术可以通过图片识别身份信息,不过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比如图片越清晰,拍摄日与身份信息记录越接近则查询越准确。国内最全的个人身份信息都在公安部门。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第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三,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所反映的公民的个人信息被侵犯,即本条的犯罪直接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