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租房房子有问题找仲裁机构或者法院。 1、协商解决 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 申请仲裁解决问题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 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介拖欠返费不给的,应当先跟中介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搜集证据到法院起诉解决。 中介返费不给属于民事纠纷,不承担刑事责任。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那么起诉的流程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证据材料;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 8、作出判决。 起诉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果没有证据的话,那么即使可以起诉,那么胜率也是不大的。如果是中介房费是口头承诺的,对方不承认的话,那么就必须准备好其他的证据来佐证,比如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找工作被骗了可以采用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监察机构举报。举报人应明确提供被举报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及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找工作遇到中介诈骗可以亲自到公安机关报警;如果诈骗公私财物超过当地的受案标准的,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管是哪儿的中介,交钱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了解,并且签订相应合同才可以交钱,不能口头约定,这也是防止被中介骗的一个办法。
房子交了首付后不想买了可以申请退款。出卖人应向买受人返还所收取的房款,买受人返还房屋,承担违约责任;出卖人存在法定违约双倍赔偿情形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要求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通过中介找工作不给钱的维权方式如下:1、可以先与对方协商处理,要求支付应得工资;2、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若经济困难可以向欠薪的老板和单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请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免费帮打官司。
1、与该机构协商退款,双方做出各自的让步减少诉讼带来的时间还金钱成本上的消耗。2、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表明该机构违约带来的损失,请求法院判决该机构退还费用,并且可以要求其赔偿一些违约金。“课程开始后一律不予退费”“合同签订后不允许退费”等条款为霸王条款,应属无效。
二手房买卖通过中介需要的费用由买卖双方与中介在房屋成交价格总额0.5%-2.5%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房产交易额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按2%收取;房产交易额1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的按1%收取;房产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按0.5%收取。
如果中介不按规定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与其协商;或者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其支付工资;或者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介不退押金可以到中介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或工商所进行投诉,工商局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协调并通知结果,无法协商的,可以搜集证据到法院起诉进行维权。
中介常用的骗术有:利用信息不对称隐瞒真实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隐瞒、欺诈、胁迫、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利用中间方的地位采取假客户看房、出更低价格的方式促进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