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人组织享有人格权。 人格权是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无论是法人组织还是非法人组织,都享有人格权。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其中包括民法典实施后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此举进一步彰显了司法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决心和力度。
因姐弟3人关系不和,母亲过世时,弟弟不向两位姐姐报丧,墓碑碑文也不刻上姐姐姓名,弟弟应当承担何种责任?近日,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一般人格权纠纷案,该院认定弟弟的行为侵犯了其两位姐姐的一般人格权,判决其向胞姐赔礼道歉、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并为父母重立墓碑、另撰碑文。
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主要有以下权利: 1、肖像使用专有权; 2、肖像制作专有权; 3、肖像利益维护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肖像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侮辱其肖像。警方有权保留使用权。如果受害者的肖像被擅自使用,可先协商,如拒不撒销者,可依法进行起诉,申请司法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贞操权是指,自然人基于其保持性纯洁的品行,产生的人格利益而享有的一种人格权。贞操权在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民法典》中广义的理解,应属于人格权中的身体权的一部分。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侵犯人格权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侵犯人格权是属于侵犯民事权益的行为,侵权人要承担侵权的责任,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一般是通过法律诉讼索赔的。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具体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
人格权侵害案件需要的证据: (1)被告在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侵害了原告的人格权,已在什么范围内造成了不良后果的证明材料; (2)被告是否还在继续侵害自己的人格权的证明材料; (3)如果侵害了造成了原告精神损害而治疗和留下后遗症等情况,应提供与人身赔偿案件相同的证据。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是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因此,署名权一般当作我国著作权当中的人格权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