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在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方面实现新突破。目前我市范围内运营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已启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有效防止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借用家长手机开锁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
物业强制人脸识别的可以报警。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敏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容易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物业强制人脸识别的属于违法的行为,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以人脸识别作为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出入物业服务区域的唯一验证方式,不同意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请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验证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小区物业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必须依法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只有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自愿同意使用人脸识别,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才有了合法性基础。 根据我国对于人脸识别的相关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以人脸识别作为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出入物业服务区域的唯一验证方式,不同意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请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验证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在人脸信息被泄露严重的情况下,该规定明确可以提出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申请的条件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然人有证据证明信息处理者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隐私权或者其他人格权益的行为。 第二、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第三、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信息处理者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该申请条件主要表现在有证据证明行为发生、确有不制止即会产生巨大损害的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体现出确定性、及时性、风险性、职权性的特点。 此次人格权侵害禁令的规定为防止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失提供了法律保障。该规定中的人格权侵害禁令为即将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提供了良好参考。
身份证被盗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取得相关证据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侵权人的行为造成被冒用人经济损失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都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