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泄露客户通信内容500条以上的,是属于刑法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中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信息泄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一)致使泄露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二)致使泄露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用户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三)致使泄露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用户信息五万条以上的; (四)数量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折算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五)造成他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八)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营业执照信息网上查询方法: 1、打开网页,输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网址,点击进入; 2、在搜索框中输入所要查询的企业的名称,点击查询; 3、查询结果如出现多家相似的公司,可在筛选条件中选择相应的信息以缩小搜索范围; 4、筛选出准确的需要查询的公司后,点击公司名称,即可进入该企业的企业营业执照信息页面,可看到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名字、公司地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信息。
开发票需要提供税务登记证件、经办人身份证明、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式样制作的发票专用章的印模等材料。且主管税务机关根据领购单位和个人的经营范围和规模,确认领购发票的种类、数量以及领购方式,在5个工作日内发给发票领购簿。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凭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书面证明、经办人身份证明,直接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招聘岗位和实际岗位不符是否违法,要具体分析: 1.用人单位网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如果与事实不符的,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责任; 2.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事实与劳动合同约定不符的,公司需要承担法定责任; 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根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一审结果不服的,还可以上诉。
可以,手机短信在符合我国法律对证据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是可以作为参照的。这里的前提条件,便是满足诉讼证据的“三性”,也就是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符合这些条件的手机短信和其他类似一些网络信息记录比如QQ、MSN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等,都可以作为证据对事实进行佐证。聊天记录算证据。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也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所谓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转发造谣信息有责任。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起诉需要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其他的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码、被告身份证复印件等不是必须材料。 其中名字和年龄不要求绝对正确,比如被告名字中某一个字错误,但是与被告本名中的字是音近或形近是没有影响的,年龄也是如此,而联系方式和住址是通知被告的主要方式,至少有一个是能够联系上被告人的。 如果原告在起诉状中的被告名字或年龄与被告实际名称或年龄相差太大,导致原告提供的被告根本不存在,或者联系方式与住址存在错误,导致无法将应诉通知材料送达,无被告应诉,则视为原告起诉无明确被告,裁定驳回起诉。”
你所指的个人信息应该是到法院立案须提交的材料,在起诉状中,须写明被告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该内容多为身份证信息的内容。一般被起诉的人即被告都不会给原告身份信息,可以咨询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员。有的法院,在你提供被告户籍所在地后,会自己去调查;也可以委托律师,到法院开调查函到派出所打证明。
“一般来说法院不会依职权主动去调查,如果涉及夫妻双方财产得问题,法院会让双方各自提交相关证据,若一方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可向法院提交调查取证申请书,如果该证据当事人无法自行调取,法院可依职权进行调取。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裁判文书都是由法院经过当事人相关信息屏蔽处理,由全国各法院统一上传上去的。 为了司法公开,保证司法透明度的一种手段。要是那个网站有你相关的裁判文书在的话,你向做出判决的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不公开文书即可,法院再会走程序层层审批,才能撤销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文书,撤销法院裁判文书需要上诉或者申请再审。撤销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部分或者全部否定,适用条件为: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只要备上述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即可作出撤销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