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一万元以上且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构成逃税罪。法律规定,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
向税务局举报偷税漏税有奖励。检举的税收违法行为经税务机关立案查实处理并依法将税款收缴入库后,根据检举时效、检举材料中提供的线索和证据详实程度、检举内容与查实内容相符程度以及收缴入库的税款数额,按照标准对检举人计发奖金。
属于偷税的行为包括: 1、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2、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 3、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属于漏税的行为包括因计算失误等非主观原因,导致未缴或者是少缴税款。
1、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2、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3、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
对自然人偷漏税的处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单位偷漏税的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偷税构成逃税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应当是: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如果数额达到了该标准并且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而漏税不会构成犯罪,所以一般不存在数额较大标准。
公司偷税漏税总经理是单位实际负责人,未尽监管义务,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对于偷税漏税的行为人,最高会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逃税漏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人民法院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如果行为人偷税漏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人民法院对其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除五年内因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以外,行为人补缴应纳税款,及时缴纳滞纳金,并已被行政处罚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可以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构成逃税罪,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在我国的税法中,“偷税”、“漏税”和“逃税”三个词汇都与违反税收规定有关,但它们的含义和程度有所不同。 1.偷税:这通常指的是故意隐瞒、虚报收入,或者编造、夸大支出,以此降低应纳税额的行为。比如,你的公司今年赚了100万,但是你向税务局报告说只赚了50万,这就是偷税。 2.漏税:这通常指的是由于疏忽或无知,未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或时间纳税的行为。比如,你的公司今年赚了100万,你知道需要交税,但是由于疏忽,忘记了交税,这就是漏税。 3.逃税:这是一种更严重的行为,通常指的是故意规避税收,包括偷税和转移财产等行为。比如,你的公司今年赚了100万,你为了避免交税,把钱转移到了海外账户,这就是逃税。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