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分期付款中途无偿还能力的,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延期偿还,否则对方如果提起诉讼,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债务人依然不能履行义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欠债无力偿还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被判刑或拘留。然而,债务纠纷可能涉及到法律程序,其中法院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一个人欠债并无力偿还,通常情况下,债权人会与债务人协商解决债务问题。这可能包括重新安排还款计划或寻求其他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将欠款问题带入法律程序。法院将会审理该案件,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证据,以做出裁决。
如果债务人只是没有偿还能力是不用坐牢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还款义务,一般会被强制执行其名下的财产以及列入失信人名单。 确无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申请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但是如果有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分期偿还。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明知道自己没有偿还能力还借钱属于经济诈骗。 如果明知自己无力偿还仍然进行借款,且当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较大的,则属于诈骗,当事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