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募集方式。公募,是通过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私募,是通过非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 2、募集对象及门槛。公募,募集对象为广大社会公众,无人数限制,也无投资门槛。私募,募集对象为少数的合格投资者,拥有300万金融资产证明或最近三年50万以上收入证明,而且每只基金都有人数上限,个人投资门槛在100万以上的。 3、产品规模。公募,产品规模通常为几亿元,甚至百亿级的,规模是较大的。私募,相对公募来说就小的多,一般为几千万,或十几亿,但操作就更为灵活。 4、信息披露。公募,关于投资的标的,投资组合,产品净值等都要求进行严格的披露。私募,对以上这些无明确的要求,只对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进行适当的净值披露,保密性就比较强。 5、投资限制。公募,无论是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私募,投资方面相对来说就比较的灵活,可空仓也可满仓,且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品种的投资。 6、追求目标。公募,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维持运作,旱涝保收。私募,基金经理主要是靠“业绩提成”生存,与投资者共进退。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一、首先,投资目标不一样。公募基金投资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同时,私募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二、其次,两者的业绩激励机制不一样。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 股票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 (一)公司名称;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股票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 (四)股票的编号。 股票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 发起人的股票,应当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
公司债券小公募的发行主要条件: (1)最近三年年均利润对债券一年利息的覆盖超过1.5倍; (2)累积发行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40%。 【法律依据】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
小公募公司债券与大公募公司的区别是: 1、发行条件不同; 2、发行准入管理不同; 3、交易方式不同; 4、交易场所不同; 5、发行对象不同,大公募的发行对象是公众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小公募的发行对象为合格投资者。 【法律依据】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
1、公募:优势: (1)以众多的人发行对象,筹集资金潜力大,适合于证券发行的数量较多、筹资额较大的发行人。 (2)发行范围大,可避免囤积证券或被少数人操纵。 (3)只有公开发行的证券方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可以增强证券的流动性,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 缺点: (1)发行过程比较复杂。 (2)登记核准所需时间较长。 (3)发行费用较高。 2、私募优点: (1)稳定的资金来源。 (2)高附加值的服务。 (3)能够降低财务成本。 (4)提高企业内在价值。 缺点: (1)企业出让股权后,原股东的股权被稀释,甚至丧失控股地位或者完全丧失股权,股东间关系发生变化,权利和义务重新调整。 (2)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化,企业的管理权也相应发生变化,管理权将归股权出让后的控股股东所有。 (3)在企业管理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的管理者很可能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完全改变创业者的初衷和设想也不无可能。 (4)投资者往往希望尽快获得投资回报,可能不像企业创业者那样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而可能改变企业发展战略以实现短期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