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的,可以在1—2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您好!将被害人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的是从轻处罚的情形,幅度在在一个月到2个月之间。《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
高危作业中,只有在被侵权人存在重大过失情形的,经营者才能减轻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
根据《刑法》规定,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轻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减轻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属于自首的表现,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是关于对违反治安管理者,予以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规定。该条的具体内容为: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行政处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判刑6年正常减刑2次。服刑人员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刑期的一半,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半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一年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刑事谅解书能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如果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最高检、最高法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其中有一条是“对于被告人在羁押期间表现好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因此,如果在羁押期间表现良好,是有可能被减轻处罚的。同时,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