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如下: 1、从案件条件来看,可以包括部分法定刑在三年以上的案件以及部分法律规定可以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 2、从适用对象来看,可以为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中的过失犯、初犯、偶犯。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刑事和解后是否还要判刑要区别于是刑事自诉案件还是刑事公诉案件。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犯罪行为人获得了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谅解,双方在法院判决前进行和解了,可以撤回起诉,就可以不坐牢。但是如果是刑事公诉案件,达成刑事和解可以减轻处罚,但是不可以免除刑罚,法院仍然要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
刑事和解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要看是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自诉案件被谅解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而公诉案件被谅解是从宽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具体处罚标准要根据不同的案件来确定。
关于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侵犯财产罪,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第二种是,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当事人可以和解。这里的“过失犯罪案件”是指渎职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诈骗罪是否可以刑事和解诈骗罪可以刑事和解。刑事和解适用范围: (1)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2)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刑事和解后还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公安机关、检察院会建议从宽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刑事和解,包括经济赔偿和解和刑事责任处置两个程序过程。在和解过程中,被害人与加害人可充分阐述犯罪给他们的影响及对刑事责任的意见等方面内容,选择双方认同的方案来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在刑事责任处置过程中,加害人能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这样,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获得双重补偿,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尽快回归社会的双重机会。
检察官通过释法说理,宣传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促成双方刑事和解,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消除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达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