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表示已经进入检察院立案了。但是刑事拘留不代表已构成犯罪,刑事拘留是案件侦查阶段一种强制措施,被刑事拘留只能说明涉嫌犯罪,是否构成犯罪应该由法院确定立案的意思是公安机关开始侦查这个事情,进行调查取证,讯问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之后是审查起诉,公安机关把案件移交到检察院,由检察院审核是否提起公诉,如果是,则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诉讼。再来就是法院的审判。审判之后才是执行。现在刚刚立案,也就是刚刚开始调查这个事情。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被拘留后多少天可以取保候审,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同意后,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拘留后不可以直接起诉。刑事拘留期间侦查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刑事拘留是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强制措施;二、刑事拘留后,侦查机关会继续侦查,侦查完毕需要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不能直接起诉;三、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等,公安机关可以撤销立案,也不会直接起诉;四、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如果符合不起诉的条件,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会作出不起诉决定;五、经历上述两个阶段后,案件还没有结案,下一步就是由检察院起诉至人民法院了。
刑事拘留不会挨打。犯罪嫌疑人去看守所后,不会挨打,现在看守所实行文明管理。按照《看守所条例》等法律规定,看守所监管人犯、必须坚持严密警戒看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和文明管理,保障人犯的合法权益。严禁打骂、体罚、虐待人犯。在实践中,有24小时的监控,无论是民警还是其他人犯,打骂体罚其他人犯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不放心的话建议委托律师去会见,了解在里面的情况及生活需求。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为认定涉嫌犯罪而采取的强制措施之一。刑事拘留后的“结果”决定了是否将案件留有案底,有案底的就会影响孩子们的政治审判。拘留包括行政(治安)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决定的行政(治安)拘留原则上属于行政处罚,法院决定的拘留包括司法行政处罚和司法强制措施。刑事拘留绝对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而不是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这只是对现任犯罪分子或者重大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临时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决定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以便于侦查。
刑事拘留满足办理取保候审条件的,就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寻衅滋事刑事拘留最轻的后果就是没有被判刑。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刑事拘留转为逮捕后一般会接着判处刑罚,刑拘后被批捕与最终是否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中间还有一个审查起诉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三种结果。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严不严重不能一概而论。 八十二条刑事拘留指的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即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对刑事拘留的评判标准主要看本案造成的影响、严重的程度以及其他的量刑情节。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期间是不可以见家属的。 根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关押进看守所,在人民法院判决之前,只有辩护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亲友是不可以会见嫌疑人的。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但是对几类犯罪做出了特殊要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黑社会性质犯罪,侦查期间如果辩护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