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2、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3、侵害的客体是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以及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4、客观方面由于医务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
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报告。并且需要积极进行补救措施,并积极的降低损伤。
医疗事故罪追诉时效的计算方式: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医疗事故罪属于结果犯;以实际结果的发生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所以其犯罪成立之日,应理解为犯罪结果发生之日。犯医疗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诉时效是五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犯医疗事故罪的医务人员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二)主体要件:主体为医务人员;(三)客体要件:客体为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不属于,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情异常或者患者特殊体质而发生的医疗意外不属于医疗事故。所谓医疗意外,是指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医疗意外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医护人员主观上不存在过失,而是由于病员自身体质变化和特殊病种结合在一起突然发生的,是医护人员本身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所不能预见、防范和避免的。医护人员根据当时的情况,无法预见可能会产生的病员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
构成医疗事故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和医务工作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医务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过失。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医疗事故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因此,其追诉时效的期限应为5年。 刑法上的追诉时效,是指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在法定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法定期限,除法定的特别情况外,不得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医务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中若出现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擅离岗位职责; 其次,无理以拒绝对那些处在生命危机中的患者提供必不可少的医疗救助; 再次,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擅自进行实验性的治疗操作; 此外,严重违反了查对和复核制度的规定; 再者,使用未经官方许可的药品、消毒药剂以及医疗器械; 最后,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已经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和常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医疗事故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虽有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就诊人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的行为。 从产生的原因区分,可以分为医疗责任差错和医疗技术差错。 其中,医疗责任差错与医疗事故罪容易混淆,二者都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