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水排放标准: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废水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废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废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废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废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3. 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废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4. 禁止向GB3838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废水。5. 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废水与非传染病房废水分开。传染病房的废水、粪便经过消毒后方可与其他废水合并处理。6. 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医疗机构废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应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小于0.5mg/L。
医疗过错,属于过错的一种。在依据医疗水准判断医方的过错时,必须注意区分医疗水准与医学水准。长期以来,医疗责任的认定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讨论的焦点,而医疗过错的存在与否又是认定医疗责任的关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 (一)有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可以不赔偿,但保险公司必须证明其主张的非医保用药范围的合理性。 1、保险公司所主张的扣除非医保用药,应当认定为扣除非医保用药和同类医保范围用药之间的差额部分。若保险公司不能证明其主张的非医保用药范围的合理性以及医保范围内同类用药的合理替换方案,就应当对投保人赔偿事故伤者的全部医药费进行理赔。 2、保险合同属于格式条款,该格式条款合同中并未明确解释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即是非医保用药不予理赔,在保险人无证据证明已明示告知投保人非医保用药不予理赔的情况下。 将商业三者险合同条款“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解释为非医保用药不予理赔,不产生法律效力。 3、商业险合同中保险人收取的保费金额远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投保人对于保险的利益期待也远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如果对医保外用药不予理赔就明显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减少了其应尽的义务,限制了被保险人的权利,也有违诚信。 4、保险合同约定的是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该条款不应简单理解为保险人不承担非医保用药的费用。依照民法的公平原则,保险人即使不承担非医保用药的医疗费,也应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同类医疗费用标准赔付。
保证金数额的多少,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由决定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案件的性质和情节、人身危险性、经济状况、涉嫌犯罪的数额、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及认罪、悔罪表现等确定。 在申请取保候审的时候保释金最低为2000元,而具体的数额则需要结合所涉案件的性质和情节、人身危险性、经济状况、涉嫌犯罪的数额、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及认罪、悔罪表现等确定。
保外就医还是需要坐牢的。保外就医的罪犯应由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督考察。保外就医期间应计算在刑期之内。如果罪犯病已痊愈刑期未满,应收监继续执行剩余刑期;如果刑期已满,则按期释放。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对身患重病的罪犯实行定期保外就医制度,即根据罪犯病情,决定保外就医的时间为半年或一年。期满前,监狱派干警考察或发函调查,如果病情基本痊愈,应及时收监执行;如果病情尚未好转,需继续治疗的,要依法办理延长保外就医手续,每次可以延长半年至一年。
保外就医不等于就有了人身自由。根据《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十条规定,保外就医罪犯由取保人领回到当地公安机关报到。保外就医可以外出,但是必须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日常性考察。保外就医是在监狱外执行刑期的一种方式,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犯罪分子出现严重的疾病或者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监狱可以为当事人申请保外就医。
所谓“门槛费”,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的“起付标准”。按照“医保基金与参保人员个人共同负担医疗费”的医保制度原则,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实际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自己要先承担一部分后,医保基金才按规定比例支付。这个“个人先负担的医疗费数额标准”,就是医保基金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的“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由参保人个人负担。 一般而言,起付标准主要与医院的等级以及选择门诊或住院的就医治疗方式有关:一级医院的起付标准最低,三级医院的起付标准最高;住院起付标准高于门诊起付标准。 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由病人自负,增强了参保人员的费用意识,有利于减少医保基金的浪费。小额(起付标准以下)费用由被参保人自负,节省的资金有利于更好保障高额费用疾病风险。设定住院治疗的起付标准高于门诊治疗,可以对降低标准入院、小病大养等浪费医保基金的行为从经济上进行约束。 根据医院等级设置不同的起付标准,有利于引导参保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医疗机构,逐步实现分级就医,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体系。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门槛费”的费用也是参保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不是医药机构或医保部门额外收取,只不过这笔费用按规定需要参保人个人先行负担。
医疗发票丢失了是可以补办的,前提是两年内丢失的发票。建议可以先打电话询问医院财务部咨询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其次在医院指定的时间前去补办,因为医院并不是每天都可以办理补打发票这件事的。医疗机构取得门诊医疗收入和住院医疗收入,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医疗收费票据,并加盖本单位财务章或收费专用章。医疗机构不开具医疗收费票据的,付款方有权拒绝支付款项。
医疗核心制度有: 一、首诊负责制度;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四、会诊制度;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七、术前讨论制度;八、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九、查对制度;十、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十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十二、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十三、新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十四、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十五、分级护理制度;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十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待遇状态统筹冻结,说明参保人员属未缴费、中断缴费、在医保等待期内、已被列入医保黑名单等情况之一,不能享受住院、特殊病门诊,但可享受普通门诊和购药,就是住院暂时不能进入统筹。统筹冻结的具体情况如下:1、单位应自录用员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申报社会保险,地税部门在申报的次月扣费自申报月起的保险费,缴费成功的次月10日左右社保系统方可查询到单位的缴费数据。该种情形下,因社保系统尚未收到缴费信息,社会保障卡会显示“统筹冻结”。单位申报参保,在扣费成功的次月15日系统会自动解除“统筹冻结”。2、用人单位未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系统连续2个月未收到缴费信息的也会出现统筹冻结。统筹冻结状态下是不可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