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既然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认定这种犯罪时,就必须严格掌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定要件,不能盲目扩大解释,也不能任意缩小其范围,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导致定罪不准,量刑不当。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 二、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有作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 三、主体要件。 该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构成。 四、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二、犯罪构成不同; 三、客体不同; 四、客观要求不同; 五、处罚不同。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男子闹市开车乱冲撞,危害公共安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夫妻吵架妻子深夜烧屋子泄愤,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按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具体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不同的犯罪情节和犯罪结果,判处的刑罚也不同。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 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根据《刑法》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共有四十七个罪名。
殴打驾驶中的公交车司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行为人采取的是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除了法律明文规定的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但与上述危险方法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且行为人明知其实施的危险方法,会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财产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我国刑法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俗话说的好,冲动是魔鬼,无论在任何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切忌让冲动支配行动,引发不良的后果。近日,经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个夫妻吵架一时气愤发放火烧家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案件审理,法院以放火罪依法判处被告人马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打架是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一种行为,并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打架斗殴有可能涉嫌犯聚众斗殴罪或寻衅滋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