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的判刑标准: 《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为: 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即可进行立案。 根据《刑法》规定,该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以处以死刑。
非法运输危险物质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运输危险物质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非法运输危险物质罪,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运输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非法处置危险物质的处罚是:违反国家关于危险物质的管理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严重污染环境构成犯罪的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刑。 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涉嫌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的案件,进行刑事立案的具体标准为: 1、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 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 4、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非法运输危险物质罪具体量刑标准是: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若犯罪主体是单位的,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罚。
我国现行刑法对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处罚标准的相关规定为: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具有规定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原粉、原液、制剂500克以上,或者饵料20千克以上的; (二)在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过程中致3人以上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损失20万元以上的;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原粉、原药、制剂50克以上不满500克,
达到以下标准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才能立案: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暴发的;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