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口头协议纠纷案件,原告应当提供见证人的证人证言、聊天记录、录音、视频等能够证明口头协议存在的证据。但是证据必须是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依法收集的证据。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由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处理,达成和解;或者由第三方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可以仲裁,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3.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因职工流动、停薪留职、从事第二职业发生的争议;5.因用人单位裁减人员而发生的争议等。
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是:当事人可以就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调解或者作出判决;也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还可以自行达成和解;或者由他人调解解决。
合同纠纷的赔偿标准是:1、因当事人违约产生合同纠纷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2、因合同无效发生合同纠纷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签订假租赁合同不算违法:1、其签订的合同属于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支付租金的,应当退还租金并承担赔偿责任;2、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无效后,行为人因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遭受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纠纷起诉条件有:1、原告是合同的当事人或有权起诉的利害关系人;2、被告是明确的;3、有起诉状和依法收集的证据材料;4、属于法院管辖的范围。
有关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合同纠纷赔偿的规定是:违约一方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赔偿损失;法律其他规定等。
公司之间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1、分析产生纠纷的原因,是自己违约还是对方违约,违约责任是如何约定的;2、根据案件情况双方协商解决;3、协商不成的,按照协议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进行诉讼或仲裁;4、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