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人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刑处罚后,若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有悔罪表现,或有立功表现的,即可能减刑。
合同诈骗容易与经济往来中的合同纠纷产生混淆,不易区分。合同诈骗的量刑幅度有三个分别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1)一般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侵犯的只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因而在犯罪的归类上属于侵犯财产犯罪; (2)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监管制度,是性质相对更为严重的一种犯罪,因而在犯罪归类上划入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1)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必须与合同有关,即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必须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 (2)而一般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则没有这种特殊限制,无论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在什么事情上,行为人只要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骗取了对方财物,即可构成本罪。 3、犯罪主体不同: (1)一般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2)而合同诈骗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在实践中多数表现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4、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一般来讲,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的标准要高于一般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合同诈骗罪的判刑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嫌疑人的认罪悔罪态度,是否积极退赃退赔等情况来最终认定,一般分为三年以下,三到十年,十年以上或者无期三个刑期幅度。比如说一个人通过合同诈骗,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则会面临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会判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个人犯罪的刑罚处罚。
在处理合同诈骗罪中涉及到的还款事宜时,具体退款时间并无硬性规定,通常需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法院的最终裁决以及执行效率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一旦涉案人员被判定有罪且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那么法院将依法对其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1.单位合同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金刑;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拘役刑;10万元,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法院对合同诈骗罪的判罚方式,具体分为以下三种: 1、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