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不搬离员工宿舍可以协商、支付使用费、报警。 员工离职后不搬离宿舍的话可以进行协商,或者让此员工支付占有的使用费,如果都处理不好的话,那么就可以进行报警处理,让员工强制性的搬离宿舍;但前提也是要保障在这之前双方是处理好了工资与经济赔偿的事情。宿舍作为公司财产,员工已经离职,那么属于非法侵占他们财务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可构成犯罪。员工离职就代表着双方解除了劳动的关系,员工就没有理由再使用公司的宿舍,对于此情形一定要先协商然后再利用法律的途径来保障公司的利益 ,千万不有使用暴力的倾向不然就会承担法律的责任,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
员工离职2年内还可以告公司。公司有违法行为,可以控告;主张权益,可以申请仲裁。公司有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无论是离职还是在职的员工,均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对于发生在两年内的,劳动监察均应予以查处。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员工离职一个月后,主张的权益在仲裁时效之内的,可以申请仲裁,不过,按照司法实践,劳动者解除合同离职的,如果解除合同时不是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之后又以用人单位存在第三十八条规定情形主张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持。
员工离职,公司未及时取消缴纳医保,这个费用应由公司承担。 由造成社保延误的过错方承担责任,一般都是由于用人单位的过错,造成社保的延误,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报销相应的费用。如果用人单位不肯报销,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劳动行政机关投诉,要求劳动行政机关进行干涉。如果劳动行政部门不作为,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所以公司不及时缴纳,由公司承担,且还有其他的救济途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员工离职后,发现在职时犯了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给其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员工离职属于应当提前30天告知的情形而未告知,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如果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赋予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务合同无需任何实质条件,只需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务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务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务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员工离职属于应当提前30天告知的情形而未告知,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如果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员工离职法律规定主要如下: 首先,离职的提出时间:过了试用期,需提前30日以书面方式提出;试用期内,提前三日口头或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其次,离职的方式: (1)劳动者主动离职。此时无任何补偿;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则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被迫解除。如因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足额支付工资等,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建议在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并保留了证据后,劳动者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有过失而辞退劳动者。此时无需支付补偿。 (4)经济性辞退。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5)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综上所述,对于劳动合同终止或者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大家可以放心的按照正常离职流程办理即可。但对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单方要求解除合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员工是可以向相关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来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