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常见途径:一申请行政查处,二到法院起诉。下面主要讲到法院起诉的简要注意事项:1、分析是否实施了商标侵权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然后收集好证据,包括侵权证据和确定赔偿金额的证据;2、制作起诉书,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3、诉前保护措施,诉前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和诉前禁令;申请上述的诉前措施,需提供初步证据,并提供担保。如果无法提供证据或证据不足,那么将无法申请诉前临时措施。商标侵权诉讼专业性比较强,如果你的商标被侵权了,那么委托专业律师代理效果更佳。
商标权被侵犯可以先与侵权者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下这些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产品一样商标不一样不是一定不算侵权的。如果该商标虽然不一样,但是具有一定相似度,且极易造成误导的,应当算侵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的行为。
商标侵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产品一样商标不一样不是一定不算侵权的。如果该商标虽然不一样,但是具有一定相似度,且极易造成误导的,应当算侵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的行为。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商标侵权处罚如下:《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1、责令停止侵权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2、处以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3、就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商标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式: 1、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 即根据从侵犯他人商标,从中谋取的利益的多少来计算赔偿数额。 2、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 即根据从因商标被侵权受到的损失中计算赔偿数额。 3、法定赔偿。 即由法院判决判决赔偿数额。
商标侵权为作为民事案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商标注册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超过三年,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进行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仍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商标侵权收到律师函的,当事人可以就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与商标注册人及其律师协商,争取达成一致;也可以在对方采取诉讼措施后,按时参与庭审,按法院的判决来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