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居民觉得小区内有噪音干扰了自己生活,首先可以向小区物业公司反映。物业公司在接到反应后应出面协调解决噪音问题。居民也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环保投诉热线12369,向官方举报。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居民区噪音扰民时间规定如下: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居民区,噪音应该控制在45分贝-55分贝,这是一个舒适的音量控制,这个就是说话,彼此能听到的音量。舒适的环境下,噪音是在30分贝-40分贝,这样的音量下人的心情相对比较愉悦;50分贝以上,人就会感觉疲惫,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不好,影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超过70分贝就会影响生活,导致精神状态不佳,严重的会发生事故;如果一直处于90分贝的超强噪音的环境下,会影响听力甚至其他疾病。噪音一旦严重影响公民的生活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会根据行为后果的严重进行补偿。
自“猎音”行动开展以来,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春城好网民”提供的举报线索,依法查处了多起非法改装、飙车竞速、噪音扰民等违法行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还民以静。
近日一个晚上,相城交警大队中心商贸城中队勤务指挥室接到多起电话报警称:“在相城区御窑路建元路路口附近有一辆红色的跑车来回往返,炸街扰民。”接到指令后,中心商贸城中队迅速赶赴现场,但现场早已不见了跑车踪影。
可以先与其交涉或者请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在中间说和,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奏效的话,就只有找物业处理,甚至可以直接报警,要求警方出面调和。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类别 昼间 夜间0类 50分贝 40分贝1类 55分贝 45分贝2类 60分贝 50分贝3类 65分贝 55分贝4类 70分贝 55分贝
邻居噪音扰民作为噪音污染的一种,属于违法行为。业主遭遇恶邻噪音骚扰时,可先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找业委会投诉敦促涉事邻居整改;若还是无效,可直接报警处理,或者直接通过诉讼解决。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者10点钟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如果出现了在这些范畴之内的行为就是扰民。2、小区里装修时间12时至14时、19时至次日7时才是不扰民。每个省份规定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居民正常休息时间内操作算扰民。容许装修的时间集中在7时到12时,14时到19时。3、晚11点到次日早7点,分贝高于80分贝,即为扰民。 如果遇到噪音扰民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等组织投诉,可以拨打110报警,可以拨打环保举报热线12369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还可以依法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噪音制造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礼道歉,如果有充分证据能够证明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的,还可以依法要求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经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这意味着大到人们熟知的各种非法获取、泄露个人“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的行为,小到各种频发的骚扰电话、短信、强制弹窗广告以及噪声、烟尘等环境污染等,都可以被认定为可能滋扰、破坏“私人生活安宁”和“侵犯个人隐私”。
楼上噪音扰民可以起诉。 楼上噪音扰民,平时可以通过录音取证,再找他们沟通,记得取证,如果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四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噪音就是明确的噪声污染,是明确的违法行为,可以报警甚至起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