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法原则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合法。二、公平原则所谓公平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1、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罚。 第2、平等适用刑罚原则。即定罪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第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罪刑均衡、罪刑相当。 【法律依据】 《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复议法确立和体现的,反映行政复议基本特点,贯穿于行政复议全过程,并对行政复议起规范和指导作用的基本行为准则。 行政复议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原则。 2、书面审查原则。 3、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原则。
外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1、司法独立原则; 2、无罪推定原则; 3、控审分离原则; 4、平等对抗原则; 5、诉讼迅速原则; 6、有效辩护原则; 7、禁止重复追究原则; 8、适度原则。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立法、民事行为和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是体现民法精神、指导民事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民法总则》第2—10条对我国民法的原则做了规定,具体为: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者主要诉讼阶段。 对刑事诉讼过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一、是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刑诉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
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1992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把它作为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1、合法行政(法律、法规、规章); 2、合理行政; 3、程序正当(公开行政管理内容,严格按照法定程序); 4、高效便民;
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执行的基本原则: (一)执行的合法性原则; (二)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 (三)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 (四)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协助执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