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依据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下列特征: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即这种原则适用的范围是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具有强行法的性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支付多少的小孩抚养费,一般先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协商解决不了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小孩的实际花费来判决。即: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每月支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三、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四、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六、依照法律纳税法规的,依法予以处理。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如下: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 5、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保护权;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 5、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保护权;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7、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8、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9、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10、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1、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首要特征,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侵害群众的利益;2、犯罪是一种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法律形式特征;3、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按照法律的规定受到应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