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条件,则可以不起诉,不符合的仍然应当起诉。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违反国家信用卡管理法规,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等过程中,妨害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活动,破坏信用卡管理秩序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1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诉讼时效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可以参考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的规定: 《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结果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违反国家信用卡管理法规,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等过程中,妨害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活动,破坏信用卡管理秩序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案由是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概括后形成的案件名称,行为人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用卡管理制度。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具体包括四种情形:(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行为之一的。就构成本罪。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一般均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为: 1、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一般均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处3年以下故事,并处1万至10万罚金,涉案数额巨大的处3-10年故事,并处2万至20万罚金,涉及到单位犯罪的,应当对单位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理。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一般均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用卡管理制度;4.客观上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量刑有以下标准:1、行为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立案标准: 1、非法持有、运输10-100张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的; 2、非法持有5-50张他人信用卡的; 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4、将非法所获信用卡用于出售、购买或为他人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