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应该怎么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妨害公务罪属于刑事案件,其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妨害公务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限于直接故意才可定此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妨害公务罪属于刑事案件。
妨害公务时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会被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妨碍公务属故意行为,因此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妨害公务罪可以撤案,一般在其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已过追诉期或者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等情形才可以撤销案件。
如果确定为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从重处罚。
妨害公务罪只是辱骂没有伤人的,一般不会判处刑罚。妨害公务罪在客观上要求行为人有暴力、威胁的方法。行为人构成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妨害公务罪刑事拘留能先保出来,具体情形包括: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采取取保候审。
1、主体要件不同 抗税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才可以构成; 妨害公务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 2、主观目的不同 抗税罪目的在于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 妨害公务罪目的在于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依法执行职务。 3、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 抗税罪侵害的对象是执行税收征管任务的税务人员; 而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对象则是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更广。 4、侵犯的客体不同 抗税罪侵犯的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妨害公务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