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个人独资企业只能由个人出资建立,而个体工商户既能够由一个自然人建立,也能够由家庭出资建立。个体工商户的投资者与经营者是同一人,注册工商都必须是投资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在财务制度和税收政策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个体工商户是经营者而不是法人,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1、个体户如果需要代开发票,凭你的税务登记证、身份证、对方出具的《付款证明》、双方签订的合同等资料,到办税服务厅申请代开发票。 2、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发放《发票领购簿》。 3、纳税人到主管地税所办税服务中心领取并填写《纳税人领购发票票种核定申请表》一式二份。 需出示《税务登记证》(副本),需报送的资料经办人的身份证明、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 4、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需要使用发票的,凭《发票领购簿》核准的种类、数量以及购票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领购发票。
1、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建立雇佣关系的,并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劳动者受伤后,不能认定为工伤,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2、根据法律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
应该有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六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如有争议,当事人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依法维权。
一般企业的在职员工是可以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开店的,但是国有企业的特殊岗位上的职员,按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经商是违法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做生意谋取利益涉嫌贪污罪。
个体工商户交的社保一般不属于职工社保。个体户缴纳的社保为灵活就业社保,不过灵活就业社保缴纳的是企业职工社保中的养老险和医疗险。一般来说,缴纳灵活就业社保必须是本地户籍,或者有当地暂住证的才能办理。因此,个体户也可以选择自己缴纳城乡居民社保,也就是新农合。
个体工商户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属于个体经济组织的范畴,其与劳动者形成是劳动关系。尽管大部分个体户规模较小,但是也是用人单位,符合用人单位主体资格,因此,其和员工之间,要通过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如果个体户不签署合同,其面临的法律后果是支付赔偿金,并及时续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三十天内应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是违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从试用之日起就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
1、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建立雇佣关系的,并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劳动者受伤后,不能认定为工伤,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2、根据法律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
对于采用定期定额的个税核定征收方法的人士,其应缴纳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会按照某个行业所规定的应税所得率进行计算出来,而具体的公式则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每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乘以税局制定的特定应税所得率(这个比例因不同行业而异)。至于年度应纳税额,它则是通过将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征税税率并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得出的结果。在会计财务的角度上来看,月份应纳税额可以由上述数据除以一年十二个月来得到。因此,每一级别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与对应税率如下所示:(1)不超过人民币15000元的部分实行5%的税率;(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适用10%的税率;(3)超过30000元至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