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的被告人如果符合减刑条件,并且经过法定程序申请,是有机会获得减刑的。但具体能否减刑以及减刑幅度的大小,还需根据被告人的具体表现、犯罪情节以及法院的裁决来确定。
仅仅只是被刑事拘留是不会有案底的。 刑事案底是指经过法院审理,被判决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信息、犯罪事实、审理过程记录、裁判结果等内容的档案。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刑事拘留不属于刑事处罚,只是侦查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因此不存在案底的。只有刑事处罚才会留下案底。
帮信罪获利金额达到一万元以上、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或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达到五万元以上,均会被判刑。而获利2千至3千的情况则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
1、看具体涉案金额。有酌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 2、不起诉不等同于无罪。免于起诉(即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
一般不可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般属于经济犯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是直接的物质损失。可以要求对方退赃赔偿之后对其量刑会有帮助,但是如果对方没有违法所得,也没有能力赔偿,那也是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费,要求对方赔偿。认定帮信罪的要素是:犯罪主体方面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行为。犯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客观方面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如下:1、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3、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4、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涉嫌帮信罪被拘留可否保释要看犯罪情节的程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去申请就行。 2、一般的帮信罪属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帮信罪初犯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就可以取保候审。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尽管主犯未被抓获,但从犯仍需根据其个人行为和情节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量刑时,法院会充分考虑从犯的地位和作用,依法作出公正裁决。
帮信罪涉诈金额24万,虽然一般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但具体的判决结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并争取有利的法律结果。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每人可以请1-2名律师作为辩护人。也就是说,一个被告人最多可以请2个律师,所请的律师都可以出庭辩护。但注意一个律师不能为多个被告人辩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规定,我国辩护人的权利主要有: 1、辩护人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 2、会见通信权 3、调查取证权。 4、提出辩护意见权。 5、在案件的审判阶段,辩护人有权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接到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书。 6、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权。 7、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权利。 8、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9、拒绝辩护权。 10、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