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土地转建设用地规定是必须要经过相关的机关的审批,比如说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的规划和城市的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都符合的情况下,之后再将相关的材料提交给国土部门来进行审批,只有这样才能够转成功。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民法典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方式有:出让和划拨。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提交建设用地申请的文件包括: 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规划红线图; 初步设计批复或其他有关设计批准文件; 建设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批准文件;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土地勘测定界图; 其他有关部门(如环保、水利、林业等)意见。
乡村建设用地是属于建设用地的。农村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建设用地,乡(镇)村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资,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农村居民住宅用地。
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需提供的材料清单(出让) 1、申请书; 2、环保局: 环评批复; 3、发改局: 立项文件; 4、规划局: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测绘机构: 勘测定界报告书(包括电子版cad图); 6、单位资质证明(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证书、法人个人身份证、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7、提供所有资料需加盖公章。 办理流程 1、收件窗口受理; 2、经办人初审; 3、科室领导复审4、分管领导终审; 5、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法定时限: 要件齐备前提下,12个工作日。
不可以。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依法登记,并经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直接使用,同时使用者在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之后还可以通过转让、互换、抵押的方式进行再次转让。 新法并没有限制开发商获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因此在未来,开发商是有可能通过获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从而进行房地产开发的。 但是根据新法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在用途上应与原来的用途保持一致。
设施农用地是否可以建养殖场需要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进行判定。这种情况应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拟占用的耕地属于基本农田,则一概不得占用建养殖场。第二,如果拟占用的耕地属于非基本农田,则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建养殖场。
建设用地的申请流程: 用地单位向县(市、区)国土局提出用地申请→县(市、区)国土局对符合申请用地条件的用地及时组织建设用地呈报材料→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设区市国土局复核→设区市政府同意后→省国土资源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首先向国土资源局、建设部门、规划部门咨询该农用地是否符合上述的各项规划。 再根据建设部门的要求,进行和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向建设部门提交用地申请。 再向同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用地预审申,接着向建设部门、环保局等办理立项、规划等手续。 向原预审的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用地的正式申请。 国土资源局向用地单位发出批准用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