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制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通行以及其他与交通有关的活动所制定的带有疏导、禁止、限制或指示性质的具体规定。一般是在集会、游行、大型运动会、道路桥梁建设、救灾抢险、执行重要警卫任务等情况下对交通行为实行的限制,主要是临时性的规定。实行交通管制后,市民应该遵守管制通告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工作。
一证一码的“码”就是指原来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即“三证合一”)后,将营业执照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整合成“登记号”,并作为唯一号码加载在“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上,“登记号”由2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这就是“一证一码”,也叫“一照一号”。
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被判处三年以下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有期徒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它在一定期限内对罪犯实行关押,剥夺其人身自由。 2、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具有广泛适用性。 3、罪犯应强制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移诉即移送起诉。是指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公安机关会见案件材料证据等一并移送至同级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意思是双方接受法院的调解,诉讼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也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法院保全即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在对该案判决前,依法对诉讼标的物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前,可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拒绝提供担保的,驳回诉讼保全申请。 对情况紧急的,人民法院可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当事人不服诉讼保全裁定的,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专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事务工作机构。 我国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确定为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两大系统。社会保险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一般是指业务管理机构,属事业单位性质。我国的最高经办机构应是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隶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其在各地的系统分支机构一般称为“社会保险基金中心”,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一)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基本养老保险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如个人帐户); (三)养老保险关系的建立与转移; (四)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咨询; (五)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 (六)离退休待遇给付; (七)基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与积累基金的管理; (八)本统筹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付计划的制定。 社会保险登记是指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登记、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的行为。
在刑事诉讼中,“第一被告人”、“第二被告人”,是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按照刑事责任的大小来划分的,检察机关认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或者直接责任的,往往在起诉书中列为第一被告人,而将责任相对较轻或者承担次要责任,或者间接责任的,列为第二被告人。一般来说,在量刑时第一被告人比第二被告人重。 而在民事诉讼法中,对如何列被告的顺序没有规定,可以由原告根据情况,来自主决定如何列第一、第二被告,具体的民事责任如何承担,要由法院根据审理情况来判决,这与原告如何列被告是没有关系的。
终审判决,裁定是指终结审理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中国,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 终审判决,裁定一经宣布,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必须执行,不得再按二审程序提起上诉或抗诉。如发现其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只能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 对再审案件,原则上由作出生效判决或裁定的人民法院进行再审;少数特别重大、疑难的案件,可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审。 我国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本月已过税务征缴期限,请次月缴纳的意思是这个月的税已过了缴纳的期限,无法缴纳。 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税法关于纳税期限的规定: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缴库期限。 我国法律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