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量刑: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投放危险物质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
投毒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满足下列条件即可判断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3、犯罪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 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本罪行为人务必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抑或投放了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投放危险物质构成犯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条件: 1、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3、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1、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3、侵害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4、客观方面由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应为: 1、行为人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2、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