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犯量刑标准: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实践中抢劫犯可以假释,但要符合下列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已执行二分之一以上;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刑期已执行十三年以上;且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冒充军警抢劫,持枪抢劫,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一、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基准 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 抢劫二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年。 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 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量刑基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多次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 入户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 除上述情形外,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三年。 抢劫取得财物数额巨大,超过1万元以上的,每增加5万元,基准刑增加一年。 抢劫多次,次数超过6次的,基准刑增加一年;次数超过10次的,基准刑增加一年六个月。
抢劫没有抢到钱财会判刑,行为人只要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劫犯判刑三年满足缓刑条件是能缓刑的。 判缓刑的条件如下: 第一,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犯罪情节轻微。 第三,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 第四,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 但是,对于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抢劫罪的法定刑具体如下: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行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定刑是指刑事立法中对特定犯罪规定的刑种及幅度。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犯一般需要在看守所中关押最多二个月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抢劫犯原则上不适用缓刑,因为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构成抢劫罪,一般也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标准刑; 但并非绝对,如果有自首或立功等可以减轻、从轻处罚的情形,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抢劫犯罪成立的判定准则有二: 首先,需明确的是,抢劫的实行者往往会实施特定形式的抢劫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否具备破坏他人财产权益的意图就成为衡量抢劫行为构成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 其次,尽管不需要行为人切实获得被害人财物,但其在抢劫过程中所造成的对被害人身体及精神上的伤害也应当被视为抢劫罪的既遂形态。
抢劫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绝对不能假释,判处有期徒刑在十年以下的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假释。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