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爆炸物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中抢夺危险物质罪是以以下标准量刑的: 1、行为人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行为人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犯罪分子携带凶器抢夺的,即构成抢劫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般来说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立案标准如下: 1、只要是出现了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的,就可以立案。 2、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是指秘密窃取、公然夺取或者损坏灭失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3、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该行为本身就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本身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就是十年以上,最高死刑。没造成后果,也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抢夺公交车方向盘此类案件,除了个别一些年龄大的没造成后果的仅仅只是被行政拘留,甚至出现过口头教育以外,很多时候还是最终判刑了。
抢夺构成犯罪的,最多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罪的立案标准为,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司法解释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应当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抢夺与抢劫的区别主要是客观要件不同。 抢夺在客观上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财物的行为; 抢劫在客观上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弹药罪的处罚规定是:行为人构成抢夺弹药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若是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弹药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 而抢夺的强力行为则没有这种故意,而仅以夺取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 因而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 即使抢夺时,由于用力过猛,致使被害人受伤,因为没有伤害的故意,也不能视为暴力而定抢劫罪。
行为人构成抢夺弹药罪的,一般应这样作出判决: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指的是公然夺取国家机关、军警人员和民兵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