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后一般七天内立案。 公安机关接到犯罪线索的,需先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 1、经审查,公安机关认为存在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则应当立案; 2、认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则不应当立案。
发生工伤事故,单位报案最晚不能超过30天;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不得超过一年。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用人单位未依照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发现人口失踪后可以立马报案,对于成年人失踪的,公安机关会在失踪24小时之后才能立案。不过,如果公安机关是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如果所发生的工伤事故不涉嫌犯罪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时不需要报案,按下列流程来处理即可: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携带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资料申请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被骗了建议立即打110报警或到附近派局所报案。如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会予以治安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
报案拿不到回执可以向报案警局的上级机关反映。依然没有立案的,则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是因为证据不足或者是事实依据是不够的,又或者是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没有进行立案的,一般都是公安机关以登记的手段作为报案的依据。 若是在证据或事实依据较为清楚的情况下,准予立案处理的,不会有回执,但是会告知在特定的时间可以用相关的证明进行查询。
节假日公安局是可以报案的。 如果是人去派出所报案,随时都可以,派出所留有值班人员,二十四小时接受群众报案及求助。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拨打110,然后110就会指令辖区派出所出警,辖区派出所值班人员就会电话和报案者联系确认,然后快速前往,了解相关的案情,接受报案。
报案证据不足无法立案的,当事人应当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或相应的证据,但是同时公安机关也应当进行侦查。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可以代别人报案。如果当事人身体不便,或者有其他原因不能亲自报案,可以委托他人代理。 委托他人代理时要并当事人以及委托人的身份证。若是要去法院起诉的,还应该出具授权委托书。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会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到派出所报案流程为: 1、报案人可以直接到案发地辖区派出所报案,到派出所直接跟值班民警说报案就可以了。也可以通过电话打110报案。 2、派出所接受报警后,对具体情况进行询问后再分析、判断,如果是违法犯罪案件,将根据案情受理为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 3、派出所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然后按照管辖的规定移送主管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