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经济秩序和公司企业的信用;客观方面实施了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实践当中就有一些人为了打压对手,采用诽谤、造谣等手段于公众面前诋毁其他企业的商品,造成其商业形象和信誉受损。此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视具体情节而定,情节较轻影响不大的,行为人必须积极消除影响,并当众道歉,挽回对对方造成的影响;情节严重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依法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定罪处罚: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既遂的,如果是自然人,则法院一般会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单位,则对其直接责任人员按上述规定处罚,并对单位处以罚金。
自然人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罚。
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相应的量刑规定为: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关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判刑标准的规定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
侵犯商业信誉的惩罚:1、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侵犯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2、犯本罪的,一般惩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素: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4、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立案标准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