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用人单位签订有期限的劳动合同特别是有违约条款的劳动合同,在未到期的情况下,虽然劳动者可以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可以走人
私人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报告随时离职,公司不能以此扣押工资,应结清所有拖欠工资以及加班工资。 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也就是说,劳动者可以向公司索要从入职满一个月的次日到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当天的双倍工资赔偿。未签合同双倍工资最多支持11个月。
在与用人单位签订有期限的劳动合同特别是有违约条款的劳动合同,在未到期的情况下,虽然劳动者可以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可以走人,但除按《劳动法》第25条与单位协商一致,单位同意或按第31条规定由于用人单位违法以外,劳动者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如因辞职给单位造成损失,也是要赔偿的。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在与用人单位签订有期限的劳动合同特别是有违约条款的劳动合同,在未到期的情况下,虽然劳动者可以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可以走人,但除按《劳动法》第25条与单位协商一致,单位同意或按第31条规定由于用人单位违法以外,劳动者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如因辞职给单位造成损失,也是要赔偿的。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离职提前30天应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的日期基础上加30天。离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1、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2、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3、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为满足特殊岗位的需要而对特定劳动者进行专业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是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的必要举措。只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就可以约定服务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