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偿。 跨市搬迁对员工是有补偿的,一般同市搬迁是没有补偿的,除非有其它违反劳动法的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在因搬迁而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赔付补偿金。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视情况而定。 公司如果搬迁到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之外,劳动者选择不去的,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是有补偿的。 公司如果是在劳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搬迁的,劳动者不去,无经济补偿金。
1、征地补偿不合理可向当地县级政府反应,如果说不能得到解决可以向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反应。认为土地补偿款的分配不合理的、不合法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到法院起诉的程序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同,但是要有针对性的提供补偿款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法的证据,由法院进行判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对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法律规定有:土地补偿费应归集体所有,应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安置补助费归土地承包人,应分配给在承包期内失地的土地承包人;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经营种植者和附着物权利人,具体分配可以由村集体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员工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招用员工后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签或拒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具体规定为: 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劳
具体要看当地政府提供的措施和方案,由各个地方的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不是固定的,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因为需要参考的因素非常多,如市场价格、政策等,当然,确定补偿数额还是和当事人协商确定最好,这样不会因此产生补偿纠纷。
公司搬厂职工不去,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合同,应当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说赔偿不太合理,应该是指的补偿,一般是有补偿的。工厂搬迁补偿费用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拆迁资产的补偿费用; 2、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3、拆迁补偿费用; 4、基于搬迁政策发生的奖励费用。企业搬迁属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情形即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进行。
公司搬迁一般不会有赔偿,但搬迁导致劳动者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会给予相应补偿,其补偿与距离无关。工厂搬迁的补偿标准: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金。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工厂搬迁,劳动者是有补偿的。 2、按照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4、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农村草房补偿1900元/平米。 2、砖瓦房补偿2400元/平米。 3、砖砼结构房屋补偿2800元/平米。 4、二层及及以上楼房补偿3300元/平米,另外房屋附属物等给予等价的补偿。 5、异地安置每户给予2万元的补偿。宅基地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地上附属物以及青苗费。土地补偿和安置费将最多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附属物给予等价补偿,青苗费按照农作物种类来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