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能和解。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故意伤害致轻伤取保候审的条件是: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
1、故意伤害他人导致轻微伤的,不构成刑事犯罪,应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 2、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3、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被人故意伤害,首先应当立即报警,并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1、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致使被害人重伤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使被害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其重伤残疾的,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1、故意伤害致死的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故意伤害若导致被害人死亡,则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是不存在故意的,主观恶性没有故意杀人罪的那么大,虽然同是有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刑罚的年限从十年以上起算,再到无期徒刑,最严重才是判处死刑。
刑法中故意伤害和防卫过当不可以转化,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防卫过当在法律上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二者在主观目的上有着本质的不同,防卫过当的行为人本质上不是为了伤害他人,而故意伤害罪要求行为人必须存在故意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
故意伤害未遂构成犯罪。对于未遂犯,法律允许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微伤的,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但可能会受到行政的治安处罚。伤害他人致人轻微伤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