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而故意传播他人的,要依法严惩。如果被害人只是被传染了艾滋病,而没有生命危险甚至失去生命,那么故意传染的人就会以故意伤害罪而受到相应的惩罚。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条例规定,故意伤害被害人的身体的,至少要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如果被害人是因为被感染了艾滋病而失去生命的,那么故意传染的人就会以故意杀人罪而受到相应的惩罚。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罪是要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然而故意杀人的,依据刑法规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蓄意扎轮胎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报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之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汽车被别人故意砸坏后可以找保险公司赔偿,前提是买了车损险,同时要做好以下事情。 1、要及时报警处理。 汽车被别人故意砸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已经知道谁砸了你的车,警察经调查后证明事实,锁定赔偿责任人;二是你不知道被谁砸,警察会进行相关调查去寻找砸车人(赔偿责任人)。 2、要及时报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要对事故性质进行勘查,确定事故性质并且要核定车辆损失,定损的价格也要等到车主和修理厂的认可。 3、与保险公司协商赔偿事宜 按照正常流程,车主可以直接找赔偿责任人进行赔偿,如果购买了车损险,也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赔偿,但要把追偿权转让给保险公司,当保险公司去追偿的时候,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所知道的有关情况。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规定: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故意犯罪的行为人类似于具有明知且期待其发生的心态和情感,在其行为过程中,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举动将导致相应的后果,并且故意实施此类行为;而过失犯罪中的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则表现为过度自信或轻信可以躲避的认知,该类行径并非基于他们刻意寻求某种消极结果的意愿,往往是因为行为人未充分保持警觉性、警惕心以及周密的思想行动,才导致了不测的后果。
13岁杀人因其不满十四周岁,所以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但已满十二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依法要判刑。
故意撞逆行车怎么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仅从交通事故的角度来看,故意撞逆行车的一方通常需要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行为情节严重,构成了犯罪,那么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开车故意撞死人是故意杀人罪,一般会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但是量刑有法官的自由裁量。 即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要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有责性。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相关司法解释作出了规定,被害人的财物被故意损毁的,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进行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