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各公司规定不一样。《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
原晚婚奖励7天婚假,现在统一10天婚假。原晚育护理假3天,现改为陪产假10天。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2、第三十一条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
法定婚龄以上三年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方25岁,女方23岁即是晚婚。 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但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
婚假各公司规定不一样。《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
劳动法晚婚假取消了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
法定婚龄以上三年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方25岁,女方23岁即是晚婚。 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但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一)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
法定婚龄以上三年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方25岁,女方23岁即是晚婚。 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但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各地晚婚假总天数10-30天。 全国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 【法律依据】《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婚假法定晚婚假现已取消。 在我国计划生育期间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可以在法定三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双方达到双方享受,增加的婚假工资、奖金照发,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 但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