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不需要也不能交农村合作医疗。 按规定服刑人员户口随服刑人员一起到服刑地,服刑释放后凭释放证回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上户口。 按规定必须有户口的村民才可以办理交纳新农合医疗保险。 参加办理新农合医疗保险必须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照片等手续,服刑人员户口都已经迁移走了如何提供?因此是不能交农村合作医疗的。
服刑人员可以离婚,法律并未限制服刑人员离婚的权利。如果是协议离婚的,服刑人员需要向监狱申请离监办理并由管教干警陪同或者由监狱协调婚姻登记机关到监狱办理离婚登记。诉讼离婚的,服刑人员应当向对方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最高院规定实施新的减刑假释规定》第四条 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一)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四)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较大贡献的。 第(四)项、第(六)项中的技术革新或者其他较大贡献应当由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或者为主完成,并经省级主管部门确认。
与服刑人员离婚程序的办理:首先是起草起诉状;其次是准备诉讼需要的证据;然后递交起诉状和证据;看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等待法院通知开庭;法院在开庭前组织调解,调解无效后参加庭审;等待法院下达判决。
服刑人员离婚财产分割,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的,可以在监狱会面的时候,委托律师在场协助签订财产分割协议。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离婚财产分割的方式和份额由人民法院判决。
1、一方因故意犯罪了,伤害了配偶的感情的,一般认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这也是离婚的唯一法定的理由。正常情况下,3个月左右。 2、服刑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法院也可能会考虑判决的效果,第一次不判离。再过6个月,只要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第二次再起诉时,一般是离判离的。 其实也不麻烦,如果你俩没有财产矛盾,去法院起诉离婚,然后过几天法院会通知你去监狱进行调解,如果他同意,立刻签字就离了。如果对方不同意,需要半年以后再次起诉,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法院一定会判决离婚。如果不需要起诉第二次的话前后半个月。
一般一方与服刑人员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达成协议并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就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但是由于服刑人员身份的特殊性,服刑人员一般需要向监狱申请离监办理并由管教干警陪同,或者由监狱协调婚姻登记机关到监狱办理离婚登记。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时狱警会提前告知服刑人员,并且通知家属来接。 我国法律规定: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服刑人员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果在判决时,剥夺了服刑人员的政治权利的,服刑人员就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如果没有剥夺服刑人员的选举权利,则服刑人员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之后,需要尽快重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在离监前,会有出监教育,时间一般是3个月,出监教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就业推荐、模拟回归社会、警官个别谈话、回归宣誓词。所以在出监之前,服刑人员会对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但是,出监之后还是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关注并及时处理,才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恢复社会身份。 服刑期间,服刑人员的户籍系统是锁定的,出狱后要在社会上正常活动,必然要先恢复社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