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拘留。拘留针对的是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具备法定情形的,才适用拘留。未成年的身份不会影响拘留的适用。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处罚。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敲诈勒索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敲诈勒索罪不负刑事责任。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金额能不能返还,主要还是看其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打赏游戏主播的钱其监护人有权要求返还。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减轻”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从轻”是在法定刑以内轻判,其民事责任应该由监护人来承担。
法律并没有规定购房者的年龄,如果未成年人想买房,在签订买房合同和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法定监护人还是其父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因此,即使父母已经离婚了,也不影响其父母来担任法定监护人,依法具有监护能力。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可以由其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来担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视情况而定。未满18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存在下列几种情形的,签署的合同有效: 1.纯获益的行为有效。 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 3.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合同行为效力待定。 但是如果父母否认了合同效力,则未满18岁签订的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