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只能拒绝辩护一次,如果未成年人第二次拒绝辩护的,法院应当不予准许。《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在审判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拒绝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 但同时规定,未成年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如果被告人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法院不予准许。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是不可以为当事人订立婚约的,在法制社会下的包办婚姻根本就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 《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义务教育法》规定,如果是出于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不去上学,其监护人也就是其父母违法。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义务教育法》第5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
未成年人监护人有以下职责:《民法总则》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夫妻离异的未成年人其父母还是其法定监护人,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 【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二十一条规定,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 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未成年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但并非所有参加聚众斗殴者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 【放辣眼睛】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是不能参加五险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更多的针对职工而言的,而我国又明令禁止企业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所以未成年人是无法缴纳职工五险一金的。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
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