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人在提供贷款时不能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借款利息一般是在借款期限届满时或者合同履行期间按照约定分批偿付给贷款人。 如果贷款人在提供贷款时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这种做法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利益,使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少于合同约定的借款数额,影响其资金的正常使用,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因此,贷款人在提供借款时不得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如果仍在本金中预先扣除的,借款人只需按照实际借款数额
企业间借贷的本金债权: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债权:如果认定企业借贷合同有效,其利息部分可依照合同的约定进行确认。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
信用卡诈骗是本金立案的法律依据: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1)数额较大: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 (2)数额巨大: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 (3)数额特别巨大:在五十万元以上。 2、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1)数额较大:在五万元以上不满
民间借贷中,应偿还的利息超过本金,不能片面认定合理或不合理,跟借贷的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利率超过24%的,人民法院不支持,24%至36%之间部分以实际发生为准,而超过36%以上部分,人民法院则判定无效。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205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
欠条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是否可以超过本金,需根据具有情形确定。按年利率24%计算利息,若违约金及利息总计超过该数额,则不受法律保护。 若未超过,则受法律保护。若常年未还,则会存在超过本金的现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 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
借款的利息是不可以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二百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被骗了追回了本金要报警。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高利贷本金受法律保护,法律不保护的是超出法律规定部分的利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 债务人除主债务之外还应当支付利息和费用,当其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并且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抵充: (一)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 (二)利息; (三)主债务。 因此,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先还本金还是利息如何确定还款顺序的,应当先还利息,再抵充本金。
如果在民间借贷中,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后计算复利,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时,超出的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七条,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 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