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2、弊端不同。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缺点是不科学,对盈亏计算不准确。3、使用范围不同。我国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在同一期中,对于收入成本费用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但对于收到的政府补贴,税收返还一般要根据收付实现制,于实际收到时确认。
政府会计是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我国政府会计目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而进行账务处理的公司制企业,政府部门等事业性质单位都是按照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本期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收到或未收到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正确反映各期的费用水平和盈亏状况。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本期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收到或未收到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有本期销售商品一批,并已收款和尚未支付的本期水电费。权责发生制计入本期收入的属于当期收入,计入费用的是当期费用。 凡是属于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不论是否收到款项,会计都应该在账簿上记录当期的收入增加。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收到了款项,会计也不能在账簿上记录当期的收入增加。 凡是属于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支付了款项,会计都应该在账簿上记录当期的费用增加。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会计是不能在账簿上记录当期的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