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之所以被终本,是因为债务人被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后,却查不到名下的财产。这种情况导致法院即使有权力,也无法继续执行,帮助债权人解决燃眉之急。要想继续执行分三步走,第一,查明债务人个人信息,包括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第二,确定债务人财产信息,包括名下所有动产不动产以及资金往来、银行流水等;第三,将收集的线索分门别类,提交给法院或者相关律师。以便得到法院的正规许可,再次对债务人进行强制执行,追回债权人的财务,合法维权。
捷信曾经涉及过几个起诉的案例,一些逾期不还的客户被起诉到法院,而被法院却判决不支持其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捷信除了向客户收取1.75%的贷款利息之外,还收取各种服务费,逾期还款违约金等,实际属于变相突破法定利率收取高息的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故超出36%年利息的部分应认定为无效。
劳荣枝案件久拖不判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案件事实不清楚明确。 (2)虽然在网络上舆论很强,但是这件案子没有被特殊对待,毕竟过了20多年,沉积了这么长的时间,很多证据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无处追寻了。 (3)根据1999年,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法子英犯罪作出的判决书,可知,在犯罪嫌疑人劳荣枝与罪犯法子英的共同犯罪中,劳荣枝只是从犯。
打人书记最后被免去了职务。 市委书记某某某因为和秘书长某某在食堂吃饭中发生言语冲突,就动手掌掴了秘书长,后来经由秘书长的妻子发文实名举报市委书记,此事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当地有关机关对于实名举报的事情进行了深入调查,很多重要的媒体机关也对此事发表了有关评论和看法。最终,这位打人的市委书记被免去了职务。
非吸全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普通业务人员,不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检察机关直接进行立案侦查的14个罪名:1.非法拘禁罪;2.非法搜查罪;3.刑讯逼供罪;4.暴力取证罪;5.虐待被监管人罪;6.滥用职权罪;7.玩忽职守罪;8.徇私枉法罪;9.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10.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11.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12.私放在押人员罪;13.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14.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县或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的稽查局设立了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负责受理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举报,举报中心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等信息向社会公布。 发现企业偷漏税的公民个人,可以采取书信、口头、电话等形式举报。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税务机关都应受理。
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是不需要开庭审理,就可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所以,只要收到法院的裁定书,说明案件已经审结,是不需要再开庭审理的。 另外,案件审节后,当事人又提起上诉的,还是会进行审理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构成合同欺诈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也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关于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来说,1、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处罚决定。2、但是,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听证、公告、监测、鉴定、送达等时间不计入期限。 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