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王**因与被上诉人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不服人民法院2021年9月27日作出的(2021)新4003民初1485号民事判决,向法院提起上诉。法院于2022年2月18日立案后,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理,于2022年3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王**,被上诉人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谢某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审是终审判决,不能再上诉,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二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或是进行申诉
会当庭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
二审是终审判决,不能再上诉,但是,对二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或是进行申诉。 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具有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时,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原审案件也称“本案”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特别救济程序。再审程序包含一整套启动、审查再审事由、原审案件再次审理的法定程序。这种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独立的审判程序,既不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经的审判程序,又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的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就其性质而言,再审程序是纠正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违法裁判的一种补救程序,即是不增加审级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审判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再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属于再审的客体;(2)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必须确有错误。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也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并且具有法律效力。申诉有两种,一则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二则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政党、社团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组织或上级机关、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
民事二审应该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理完毕。 我国规定,当事人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撤销原判决、裁定的诉讼行为。 提起上诉是有条件的,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提起上诉: 1.必须有法定的上诉对象。法定的上诉对象,是指依法可以上诉的判决和裁定。 2.必须有法定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上诉人,是指提起上诉的一方当事人。被上诉人,是指与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必须在法定的上诉期内提出上诉。我国法律规定了上诉期间,即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期间为10日。 4.必须提交上诉状。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当事人口头提出的不能视为上诉。 5.关于上诉利益。所谓上诉利益是指上诉启动第二审程序的必要性。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效力。因此,如果对二审判决还是不服的,当事人不得再次提起诉讼,但是可以申请再审。 所以,你知道民事二审多长时间结案了吗!
原则上来讲,民事二审是需要三个月内结案的,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我国规定,当事人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撤销原判决、裁定的诉讼行为。 提起上诉是有条件的,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提起上诉: 1.必须有法定的上诉对象。法定的上诉对象,是指依法可以上诉的判决和裁定。 2.必须有法定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上诉人,是指提起上诉的一方当事人。被上诉人,是指与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必须在法定的上诉期内提出上诉。我国法律规定了上诉期间,即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期间为10日。 4.必须提交上诉状。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当事人口头提出的不能视为上诉。 5.关于上诉利益。所谓上诉利益是指上诉启动第二审程序的必要性。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效力。因此,如果对二审判决还是不服的,当事人不得再次提起诉讼,但是可以申请再审。 所以,民事二审并不是三个月内必须结案的。
关于第二次上诉的案件,究竟成功收到审理结果改判的可能性有多高呢?通常而言,如果在没有找到任何新的有力证据的情景之下,那么获取二审审理结果由败诉改为胜诉的机会相当低。但是,通过确实找到新的有力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在此基础上发起第二次上诉,那么获得审理结果由败诉改为胜诉的可能就会相应地增加了。再者,如果涉及到对事实问题已经明确清晰,且适用法律亦无误的案件提起上诉,通常二审法院会拒绝受理相应的上诉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