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情况而定,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就能够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承诺书是承诺人对相对人作出的书面承诺,其实质上也属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需要看行为人是否满足下列条件: 1、行为人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做出承诺书是承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行为人因被胁迫、欺骗等原因而做出的不是自己内心真实意愿的承诺书就无效。 3、承诺书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实际生活中,因种种原因有必要写承诺书的,需要符合上述条件,该承诺书才有法律效力,行为人违反承诺书中所作出的承诺的,相对人可以以该承诺书为证据,维护自己权益。
欠条应该写明欠款的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内容,并符合下列要件的,才能在法律上生效: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内容遵守了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